□本報記者 李孝忠 周琦
隨著我市疫情形勢總體穩中向好,港區、高新區作為全市經濟發展的主陣地,根據蘇州、太倉的防控要求,在保證“外防輸入、內防反彈”的前提下,通過人員鏈“動”起來、供應鏈“快”起來、產業鏈“連”起來、服務鏈“活”起來,積極組織區內企業復工復產。
港區
重點企業全面復工
中廣核三角洲(江蘇)塑化有限公司現在進行封閉式運行。“4月27日復工復產首日,車間設備開機率達40%以上,此后逐步提升。”該公司黨支部書記、董事長、總經理唐磊表示,在此期間,他們對員工進行全面封閉管理,核酸“每日一檢”,貨運嚴格閉環管理。
連日來,港區認真落實市委、市政府《關于切實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》的決策部署,有序加快推動企業復工復產。成立相關驗收組,指導企業對照復工復產指南落實防疫預案、備足防疫物資,有序破解卡口車輛擁堵、集中住宿管理等問題,幫助企業盡快復工復產。
截至5月1日,港區復工企業已達201家,其中工業企業115家(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3家),復工率為86.1%。限額以上貿易企業復工14家,復工率達60.8%;規模以上物流企業已復工52家,復工率為81.3%。綜保區內復工企業16家,復工率為100%。目前,一季度工業增加值超500萬元企業已全面復工。
高新區
規上德企全部復產
“由于我們嚴格做好了封閉生產的條件,政府第一時間給予了批復,為我們開通了物流運輸綠色通道,同意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進行閉環管理。”歐托凱勃汽車線束(太倉)有限公司負責人沈巍告訴記者。
太倉博澤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是特斯拉、上汽等汽車廠商的供應商。目前,博澤到崗員工478人,到崗率達58%,上下游供應鏈已經基本打通,產能恢復近六成。
德企紛紛復工,背后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持推動。高新區開通24小時快速審批流程,通過“蘇貨通”和“貨運碼”,特別為節假日期間的特種工業氣體車輛專門成立保供小組,保障企業物料供應和物流暢通。一方面,高新區快速打通企業在區內和太倉其他區鎮的上下游企業復工“堵點”;另一方面,由企業提供供應鏈白名單,市級匯總后發函至周邊縣市,快速形成助復工、保生產、穩經濟的合力。
高新區還與歐商協會每周定期舉行線上視頻會議,確保政府和企業間的信息對稱;設立德企服務專線,快速協調處理企業難題。高新區更是拿出2000間政府集宿房,為人員較多的制造業德企提供員工住宿驛站,為企業實現“點對點”閉環管理。
截至目前,高新區規上德企全部復工復產,參與閉環管理的員工約9000人,產能基本恢復50%左右。整體60%以上德企復工復產,其他德企計劃在“五一”假期過后逐步復工。
(來源:太倉日報)